第一次露營就上手!

通常露營新手對於帳篷、營地、設備的選擇感到相當苦惱,就讓露營達人來告訴你怎麼挑怎麼買,讓你首露就很輕鬆。

小小帳篷凝聚著滿滿的溫暖

許多人上班壓力大、生活步調快,所以想要遠離塵囂,走進山林、擁抱自然,從露營活動中體驗高山神仙眷侶的樂趣之外,還可以凝聚家人、朋友、閨密情感,晚上喝杯小酒,仰望天空看星星、清晨觀看一片白霧霧的瀑流雲海,閒暇時可以悠遊自在的在森林中、草原上打滾吸收滿滿芬多精;搭起帳篷就是一個溫馨浪漫的旅居,人生何其享受!。

帳篷的選擇

新手在第一次露營時都會煩惱要怎麼挑選自己的帳篷,這部分可以先看看自己需求的使用人數後,選擇相對容量的空間樣式;建議購買時買大一點的空間,休息起來也會相對舒適,如家庭人數有四人,那帳篷可以買到六人左右的帳篷大小,如果是露營人數比較少,建議可以一頂帳篷加上一個天幕,多人的話可以加一頂客廳帳做為餐廳聚會與下廚的公用場所;即使沒有下雨,但外帳早上也是會因朝露而濕透,盡量在選購時購買有內外帳的帳篷為較佳的選擇。

寢具的建議

如果是小帳的話,建議用睡袋當寢具,但如果是多人數帳篷類型,充氣床墊就是較為適合的選項。

露營營地大多都在高山或河谷類型的地形,其氣溫差異相對較大,有些人會帶自家的毯子或較為輕薄的被子,有些則會選擇帶睡袋來禦寒,睡袋形狀種類有分錐形、方形、彈性型、人體型等,這些類型都會影響保暖度跟睡覺的自由度,不是價格越貴就越好,保暖程度固然重要但也要選擇適合營地氣溫的睡袋去做變換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會問那氣墊床怎麼選擇呢? 知名氣墊床界的價格雖然不便宜,但是睡起來舒適,也不太會因為簡單的摩擦而導致消氣之類的狀況,固然價錢是一個考量,但如果是很注重睡眠的人,可以認真研究之後,依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範圍內再做選擇。

搭帳最重要的是防潮

通常會準備兩樣東西,一個是地布一個是地墊;地布就是在帳篷外使用的,也就是防潮墊,是阻止地上的濕氣滲透至帳棚內也可以有效的阻隔水氣,地墊是舖在帳棚內使用,因為有些營地早晚溫差很大,晚上氣溫會驟降,它有防潮、保暖的功用,腳踩在帳棚內也不會因為不平而感到不舒適。

有「遮雨篷」的營地是最保險的,可以在遮雨棚的保護下好好搭收帳篷,但要特別注意,有頂篷的營位通常都有木棧板或者是水泥地,必須使用「不必下釘」就可以搭設的帳篷,如果沒有遮雨篷,就要確保你設帳的位置不能是「低漥處」,否則等到大雨降下來時,才發現你的帳篷區域開始積水那就麻煩了。

飲食的建議

可以選擇較快方便料理的菜色開始,像是泡麵、乾拌麵、義大利麵、水餃等。

只要一個卡式爐就可以輕鬆解決以上的料理問題,如果要進階的話可以帶一個露營快速爐加上卡式爐搭配使用,一個煮飯一個炒菜,中間空檔有空爐還可以煮個湯,通常在食材保鮮的部分會帶一個冰桶放置需冷藏的食材,更進階的可以帶行動冰箱冰置一些海鮮等需要維持低溫食材,當然吃東西一定要有桌,所以露台桌及椅子也是要準備的,像是露友推薦大川椅或是小型蛋捲桌都是現在必備的空間家具之一;另外像是一些廚具、盥洗用具等,可以買幾個RV桶做收納,同時也可以當作椅子,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營地的選擇

建議新手可以挑戰低海拔營區,選擇1,000公尺以下營區做露營標的,因為高山的風景雖然迷人漂亮但在先天環境上也比較惡劣,早晚溫差是非常大,很可能保暖裝備的不足或者是遇上下暴雨氣溫會更低。

如果對露營有較多經驗者,可以挑戰高海拔地區,但是相對到時其裝備也要比較齊全;高海拔地區營地相對生活機能較不方便,並且路況通常比較惡劣,其路面狀態也稍微不好,如果是新手較為沒有辦法應對這樣的開車環境,反倒有可能深陷危險之中,所以建議新手在選擇營區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附近的生活機能比較好的營地,如果營區附近有小鎮或商店之類的,也是進可攻退可守都有機會做補救與補充物資。

選營區時還要先了解一下衛浴與廁所設備、盥洗設備、熱水供應時間,很多營地的熱水都不是24小時供應的,所以要特別注意一下熱水的供應時間。

團體露營最省力

如果你的同事或朋友有在露營,也可以詢問是否能參加他們的露營活動,若能和有經驗的朋友一起,一些相關事前準備與打下手的後援就會比較多,例如可借用相關的露營設備或帳棚使用,因為資深露友光帳篷就不只一頂,相關設備也有好幾套,所以跟著老司機一起,初期成本也最低,是最推薦的方式。

愛露營」是多數人找露營區會使用的網站,有很多分類可以選擇,幫使用者非常有效率地先篩選出想找的營區,也可以找到很多露營區的資訊,強力推薦給露營新手,大家也可以上露營社團中問一些露營界的老手或者是參加社團的露營聚會,也是一個快速入門學習的好途徑。